🎛️ 編曲設備推薦:小資族也能入門的高CP值創作清單

當你開始學習編曲,第一個困擾往往不是「軟體怎麼用」,而是:「我要買哪些設備才夠用?我預算有限怎麼辦?」

這篇文章不會告訴你要買最頂級的器材,而是分享我自己從創作新手、進入宅錄到現在的經驗累積——從哪裡買、怎麼挑、有預算怎麼分配,讓你一步步建立適合自己的創作空間。

🎤 1. 麥克風:錄音入門必備

在編曲過程中,我們常常需要錄 Demo、疊人聲或收生活聲音素材,那麼麥克風就是第一優先。

常見的三種麥克風:

  • USB 麥克風:適合新手、臨時錄 Demo,價位大多 2000 元內,CP值高但音質有限
  • 電容式麥克風:適合正式錄音使用,細節捕捉佳,推薦 RODE NT1(約 5000–6000 元),耐用且音色自然。
  • 動圈式麥克風:直播或舞台表演專用,不適合錄歌。

📝 小提醒:USB 麥克風不建議作為正式錄音使用,只能練習、草稿用

🎧 2. 監聽耳機:編曲比想像中更需要它

無論你用的是 Logic、FL Studio 還是 Cubase,每一套 DAW 都有聲音偏差。Logic 的低頻偏弱,就更需要監聽耳機幫你「還原真實音色」。

我自己推薦的入門耳機是:

  • Superlux HD681(約 2000 元),價格親民、音場清楚,非常適合新手使用

🔌 3. 錄音介面:連接麥克風與電腦的橋樑

如果你選用電容式麥克風,那就必須搭配錄音介面

錄音介面的功能是把聲音訊號轉成數位資訊傳進電腦,是編曲和宅錄的核心工具。

我使用的是:

  • Apogee Boom(約 9000–10000 元),聲音乾淨、穩定度高、體積也不大,非常適合個人宅錄工作室

🎹 4. MIDI 鍵盤(電子琴):想彈什麼都靠它

不會彈吉他也沒關係,MIDI 鍵盤是編曲裡最萬用的工具。

我建議新手先從 49 鍵以下的小鍵盤入門,空間、省錢、也夠用。你可以:

  • 彈 piano 音色、打鼓、做和弦進行、跑旋律。
  • 推薦品牌如 Yamaha、Kawai、Roland 等,都有保固與穩定性。

🔊 5. 監聽喇叭(非必要,但有預算可以考慮)

如果你對混音更講究、或覺得長時間戴耳機太悶,可以考慮添購監聽喇叭。

但價格較高(萬元起跳),初學階段並非必要。我目前都還是靠監聽耳機完成大部分的工作,先把錢花在更實用的設備上吧!

🧭 我的購買順序分享(提供參考)

階段設備內容
初學者階段USB 麥克風、MIDI 鍵盤、監聽耳機
進階階段(約 2~3 年後)電容式麥克風、錄音介面
尚未添購監聽喇叭(非必要但可選)

📌 重點:創作初期「不是什麼都要買齊」,而是根據能力與需求,慢慢添購就好。

🎯 總結:設備是工具,不是限制創作的理由

你現在手上不一定有全套錄音設備,但只要你願意開始寫歌,你的創作旅程就已經開始了

創作從不是比誰的設備更貴,而是誰能先寫出第一首歌。
別等到準備完美才開始,有時候只是一支 USB 麥克風+筆電,就足以開啟創作人生!

延伸閱讀:如何開啟生活靈感?從日常觀察中挖掘創作的情感礦藏
延伸閱讀:🖋️ 寫詞的三大重點:用精準詞語說動人故事,寫出你的第一首歌詞!
延伸閱讀:🎼 寫曲的三大重點:不懂樂理也能開始的旋律創作指南!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