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學唱歌第一步從哪裡開始?先搞懂這3件事,唱得好聽不是夢

🟡 前言:不要急著飆高音,先找到「你自己的聲音」

很多人一開始學唱歌,看到歌手在舞台上高音爆發、真假音流暢、轉音炫技,就一頭熱地想要「趕快跟上」。

模仿當然沒有錯,初學時靠模仿吸收風格是正常的。但若長期只是一昧模仿,反而容易迷失自我,不知道自己該走哪條路,也不知道什麼是自己「真正擅長的」。

學唱歌的第一步,不是炫技,而是搞懂自己。這篇文章,想陪你一起釐清三個最關鍵的出發點,幫你穩穩打下基礎。

1️⃣ 聲音辨識:了解自己的聲音特色

每個人都有屬於自己的聲音音色與特質。有人音色溫柔、咬字清楚;有人中低音穩定、共鳴強;也有人高音有穿透力但氣息較短。

聲音辨識就是幫助你「認識你這個人」的第一步。你可以從以下幾個角度來自我觀察:

  • 我的聲音偏明亮還是渾厚?
  • 我的高音位置舒服嗎?低音會不會吃力?
  • 我咬字清楚嗎?講話快慢?語氣自然嗎?

當你了解了自己的優勢和挑戰點,你會更知道如何選擇適合的歌曲,不再盲目追高音,也會知道什麼類型的曲風最能展現你的魅力。

2️⃣ 技巧強化:找到適合自己的練習方法

認識自己的聲音後,就可以針對「弱點補強」、「強項加分」。

不見得每個人都要練海豚音或轉音炫技,但一定要懂得基本的歌唱技巧,例如:

  • 呼吸控制(腹式呼吸、氣息流暢)
  • 共鳴點訓練(讓聲音更聚焦、有穿透力)
  • 高音策略(混聲位置、真假音轉換)
  • 咬字與語感(尤其在唱中文或台語歌時非常重要)

當技巧變得穩定,你會開始發現唱歌這件事「有感覺了」,也更能駕馭各種曲風與舞台。

3️⃣ 情感堆疊:用你的故事,讓人願意聽你唱

再厲害的技巧,沒有情感也會讓歌曲變得空洞。
而情感不是「裝出來」,而是來自你是否能「真的進入這首歌的故事」。

有些人能靠共情能力感受到歌曲中的愛、痛、想念;有些人則是靠生活經歷,將自己的經驗投射進歌曲中。

情感不一定需要大哭或激動,有時候只是咬字的停頓、語氣的轉折,就能讓人感受到你的真誠。

很多人唱到後來才發現,原來「感受一首歌」,才是最難也最迷人的事。

🧾 總結:學唱歌的開始,是學會理解自己

與其急著唱得像誰,不如先學會唱出像「你自己」。
學會唱歌的第一步,其實就是這三件事:

1️⃣ 了解自己的聲音辨識
2️⃣ 強化自己的歌唱技巧
3️⃣ 感受歌曲的情感與故事

當你穩穩走過這三步,唱歌就不再是別人的專利,而會成為你表達自我最美的方式。

延伸閱讀:唱歌前怎麼準備?從聲音到身體的暖嗓習慣一次告訴你!
延伸閱讀:🎧 唱歌的心理狀態:一封寫給你的聲音情書|找回對聲音的認同與自信
延伸閱讀:🫁 歌唱技巧必學重點:腹式呼吸、換氣、共鳴、真假音、咬字全攻略!
延伸閱讀:❤️ 唱歌要如何傳遞情緒?從歌詞理解到情感投射的實用方法

為什麼我開始編寫流行樂譜?

加入我們的音樂同好會!
讓你的音樂旅程更順暢!

訂閱後,即可立即收到第一封乾貨滿滿的「歌唱秘密電子書」!

為什麼你應該訂閱? 在這裡,我將與你分享:
–> 專屬音樂教練: 我會定期分享超實用的音樂知識 (歌唱/詞曲創作),就像你的專屬音樂教練,幫你突破學習瓶頸
–> 省荷包小撇步: 你將搶先獲得最新線上課程的獨家優惠,用最划算的價格提升自己
–> 樂譜第一手情報: 當最新樂譜上架時,你將第一時間收到通知,再也不用擔心錯過
–> 好音樂充電站: 準備好你的耳機,我會精選各種曲風的好歌,為你的生活充電
–> 我的生活小沙龍: 偶爾,我會在這裡和你聊聊生活中的小感悟,或許能給你帶來一些新的啟發。

提醒:部分 Yahoo 信箱可能會將確認信歸類至垃圾信件匣,若您未收到信件,請檢查垃圾信件匣」

This field is required.

We don’t spam! Read our privacy policy for more info.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