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休」這件事,對現在二、三十歲的我們來說,聽起來是不是還很遙遠?
你可能認為:「等 50 歲再說吧!」、「退休金國家會幫我付。」
但殘酷的事實是:時間過得比我們想像中快得多。 眨眼之間,我們可能就邁入了 50 歲、60 歲的人生階段。當青春不再,你是否已經準備好迎接沒有固定薪資,卻能享受生活的後半生了呢?
或許現在你最該問自己的是:你預計存多少退休金才「夠用」?以及,你開始存了嗎?
這篇文章將帶你正視這個問題。
我們不談艱深的金融知識,只用最簡單的 3 個行動步驟,教你如何快速透過自己現有的薪水去做規劃,讓你不再害怕未來的退休生活!
年輕人,越早開始,就能越早享受複利帶來的成果。讓我們一起開始規劃,讓 60 歲的自己可以對現在的你說聲謝謝吧!
實踐篇:用「理財金三角」規劃你的退休第一桶金
每個月辛苦工作,當然想要犒賞自己,但我們絕對不能成為月光族。為了解決突發狀況並累積未來的退休金,我們必須先掌握現金流的分配。
以下就是你現在就可以開始實踐的 3 個行動步驟:
步驟一:劃分你的薪水!實行「理財金三角」分配法
我們將每個月的薪水切分為三等份,這是讓你清楚掌握現金流的開始。
比例 | 類別 | 用途說明 |
50% | 固定支出 | 房租/房貸、水電、網路費、基本伙食費等「必要開銷」。 |
40% | 投資理財 | 用於長期投資(如 ETF、股票),為退休金加速成長,並包含自我成長/學習費用。 |
10% | 緊急備用金/儲蓄 | 用於生活緊急備用金或短期儲蓄目標。 |
重要提醒: 請先確實執行至少 3 個月至半年 的 50% 固定支出,確保你的生活開銷是可控的。
步驟二:掌握投資心法,讓資金穩定成長
很多人一聽到投資理財就害怕虧錢,但其實穩健的長期投資是累積退休金不可或缺的一環。
無論是買台股還是美股,只要選對標的,長期來看,絕對是能賺錢的:
- 保守型投資人: 建議選擇市值型 ETF 或 債券型 ETF 等,風險較低且有分散效果。
- 切記: 投資要看長期,千萬不要被短期的漲跌影響,一跌就趕緊賣出。時間是複利的最佳朋友!
步驟三:開源節流並行,為退休金多一份保障
我們在努力存錢、減少不必要開銷的同時,也要積極增加工作收入。
- 開源: 只要在不違反法律與不影響本業精神下,任何正當的賺錢方式都應該嘗試。例如:發展斜槓技能、經營副業等,這樣會為你帶來更多的收入可以運用。
- 目標: 增加的收入可以全部投入步驟一的 40% 投資理財項目,加速你的退休金累積。
所以 到底要存多少錢才夠?
根據統計,就目前政府預設的 65 歲退休,國人平均壽命約 80 餘年。這代表我們退休後至少還會有近 15 年 的時間沒有固定收入。
- 如果希望過上還不錯的生活,至少要存 1,000 萬元 才夠。
- 如果選擇省著點過生活,也要至少準備 500 萬元。
發覺不容易對吧!尤其在現今通膨的時代,這兩個數字只會越來越高。這也是為什麼我們必須從現在開始,善用時間和複利的力量!
『那麼,就從現在開始吧!』
如果你不知道如何開始、覺得很困難,或需要個人化的理財規劃建議,我很樂意與你一同規劃,幫助你解決退休金的煩惱。
📩 服務信箱: ss110105020@gmail.com
P.S.: 社群訊息容易遺漏,為確保您的問題能被妥善回覆,建議直接來信,標題註明「預約諮詢」 會最快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