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在今年年初才開始大量編寫流行樂譜的。
其實,這在過去從來不是我計劃中的事情。畢竟,我一直專注在教歌唱、教詞曲創作、帶音樂團班、創作我喜歡的音樂——而不是坐下來編寫五線譜。
但…或許一切都有它的安排。
我該感謝自己有一副好耳朵,可以聽得出每一顆音高,也感謝在音樂創作過程中,慢慢累積起來的編曲能力。雖然「編曲」和「編寫樂譜」還是兩件不同的事,但那些年累積的經驗確實在這裡起了作用。
從去年開始,我接了一些流行音樂的重奏編曲與聽歌譜曲的案子,沒想到一不小心,竟也累積了好幾首作品。這讓我開始想:
既然我可以把這些音樂具象化地記錄下來,
那何不把我喜歡的流行歌曲也編寫成伴奏譜或鋼琴譜?
讓喜歡這些歌曲的人,也可以演奏、也可以收藏?
於是,我就這樣,踏上了這條沒想過會走的「樂譜編寫之路」。
🎼 編寫樂譜的背後
乍看之下,只是幾張五線譜。
但實際上,背後所花的時間與心力成本,遠遠超出許多人的想像。
集中力的極限挑戰
編寫樂譜的第一關卡,是 全神貫注的聆聽與思考。我要進入那首歌的世界,感受旋律、情緒、節奏、氛圍,然後一顆一顆音符地寫下來。這需要在一個完全安靜的環境中,維持長時間的思考與判斷力。
一首3分鐘的歌,對我來說 可能要寫上3到7天
每首歌雖然只有3-5分鐘,但實際編寫卻可能需要3到7天以上。
因為我不是一天可以寫完一整首歌的人,也不是全職編譜者,還有教學、創作、演出等工作在進行。
而且每一段音樂都有不同層次要處理,尤其最後高潮段落的和聲與伴奏設計,往往需要我重新調整許多次。不是人聲旋律貼上就好,真正的樂譜需要「為演奏者設想」,讓彈奏變得自然、合理、動人。
孤獨,卻也深刻
說實話,編寫樂譜是一件很孤獨的事。
就像練琴、編劇,都是在寂靜中與自己對話。
但,也正因為這樣,我在音符之間獲得了一種寧靜的快樂。
當我完成一首譜,心裡的成就感,是難以用言語形容的。
🎹 寫完一首譜,是一份屬於我的成就感
我是一個很「刁鑽」的人(笑),
我總是在每顆音符填上時都想:「彈這樣的手型合不合理?和聲這樣搭起來會不會太奇怪?」
因為我太在意細節,所以每一首完成的樂譜,對我來說,都是寶貝。
我會想:
「這不只是我喜歡的歌曲,也可能是你喜歡的歌曲。」
「如果你也愛這首歌,歡迎你把它帶回家,彈奏、收藏。」
這些樂譜,都是我用心完成的作品。
歡迎你到我的樂譜下載專區逛逛,也許能遇見屬於你的那一首歌。
如果你喜歡,也歡迎將它帶回家,親手彈奏、細細品味,享受屬於你的音樂時光。
P.S. 網頁中有樂譜片段試閱,歡迎先看看再決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