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久石讓,很多人腦中第一個浮現的,往往是他與宮崎駿合作的《天空之城》,或與北野武合作的《菊次郎的夏天》。但你知道嗎?久石讓的音樂版圖遠遠不只這些。
在離開吉卜力、北野武作品之外,他仍為多部亞洲電影創作出風格獨具、情感深沉的配樂。這篇就來帶你盤點——除了宮崎駿與北野武,還有哪些值得一聽再聽的經典久石讓作品!
如果想知道宮崎高跟北野武的合作配樂,請點這:
延伸閱讀:10首必聽的久石讓x宮崎駿經典配樂
延伸閱讀:5首必聽的久石讓x北野武經典配樂
5首必聽 久石讓經典配樂
1. 《送行者:禮儀師的樂章》(2008)
融合大提琴與鋼琴的主題曲〈Memory〉,溫柔、純淨而哀傷,像是對逝去的靜靜告別。整體配樂如一場生命的低語,陪伴觀眾走過告別與放下。
這部電影榮獲第81屆奧斯卡最佳外語片,久石讓的配樂也被認為是打動評審與觀眾情感的關鍵之一。
2. 《四重奏》(2001)
這是久石讓自導自演的電影,配樂是他最個人、最內在的音樂語言展現。以鋼琴和小編制為主,旋律簡練卻情緒飽滿,像是在演奏人生的四個段落。
聽這部作品,就像走進他的音樂思想世界,沒有華麗修飾,只有誠實的聲音與自省的旋律。
3. 《壬生義士傳》(2003)
以幕末時代為背景,久石讓巧妙融合和風旋律與西方弦樂,營造出忠誠、悲壯與家國情懷交織的音樂氛圍。
主旋律溫婉內斂,卻又隱含壓抑的力量,是久石讓少見的歷史史詩型配樂代表作之一。
4. 《歡迎來到東莫村》(2005)
首次為韓國電影配樂,久石讓在此片展現出色的文化融合能力。主題曲兼具童趣與哀傷,將戰爭荒謬與人性溫柔交織成詩。
他也憑此片榮獲第3屆大韓民國電影大獎「最佳音樂獎」,是他在國際亞洲影壇中非常重要的一次跨國合作。
5. 《姨媽的後現代生活》(2007)
這是一部都市女性成長故事,而久石讓的音樂則像城市中的節奏感:融合爵士、現代音樂與輕盈旋律,勾勒出角色內心起伏與生活迷走。
他也憑該片榮獲第27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原創電影音樂獎」,證明他能在不同文化語境中游刃有餘地創作。
總結|久石讓的音樂宇宙,遠超你想像
當我們說久石讓是「亞洲電影音樂大師」,不是因為他只與幾位導演合作得好,而是因為他在不同文化、語言與題材中,總能用音符觸碰人心最柔軟的地方。
無論是送別、歷史、童趣或都市情感,久石讓的音樂都不只是「背景」,而是主角情感的延伸,是劇情的另一條「無聲敘事」。
下次你再聽到他的旋律時,或許會發現,他早已悄悄寫進了你的情緒記憶裡。
🎧 如果你還不熟悉這些作品,不妨從這五首開始,讓旋律帶你進入久石讓的音樂世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