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科技進步,我們已不再是每週定點守在電視機前,而是透過 Netflix 與串流平台,即時追看新劇。
近十年來的台劇,不再只關注愛情,也更勇於談論社會議題、職場生態與家庭倫理,讓我們藉著劇集思考人生,也為生活注入更多深度。
這篇文章,精選了 12 首好聽又適合舞台演出 的台劇歌曲──它們雖伴隨我們追劇,但更能在歌聲裡被重新品味。
1. 林宥嘉- 兜圈 (2015年《必娶女人》片尾曲)
有時候愛情不是一見鍾情,而是可能兩人順著時間畫成的圓兜了一圈後,才發現那個一直都在的人才是真愛。《兜圈》就是這樣一首描寫「走過才懂」的情歌。旋律不難,但真假音轉換多,情緒鋪陳需要細膩。想唱出幸福、遺憾又清醒的情感,這首歌是一個極佳的舞台挑戰選擇。
2. 任家萱- 最高的地方 (2015年《一把青》插曲)
《一把青》是一部描寫戰亂時代愛情與命運交織的影集,故事設定於動盪不安的年代,主角們身不由己地被戰火摧逼,身分與情感都在瞬間翻轉、生離死別。
這部戲的片頭曲《看淡》由田馥甄演唱,許多人耳熟能詳,但因為它過於貼近劇情核心——描述一位女子從清純少女蛻變為在時代夾縫中掙扎求生的女人——對大多數沒有經歷過那樣背景的我們來說,較難真正唱出其中的滄桑與重量,也不容易在舞台上演繹得完整。
相比之下,任家萱的《最高的地方》雖然不是主題曲,卻有著更貼近當代人心境的情感切角。這首歌彷彿講述一位歷經困境的女孩,在生活一次次的打擊中慢慢成長,最後選擇堅定地走自己的路,朝著屬於自己的「最高的地方」前進。
她可能曾走過傷痛、貧窮、身體病痛,甚至來自一個沒人相信她的環境,但她還是走到了這裡,成為自己的光。這首歌非常適合那些曾在人生低谷中奮力爬起來、如今想用歌聲記錄過去、鼓勵他人的你。
如果你想挑戰一首雖不熱門卻充滿能量的作品,這會是你在舞台上最動人的選擇之一。
3. 林宥嘉– 別讓我走遠 (2019年《我們與惡的距離》主題曲)
《我們與惡的距離》這部探討社會現實與人性邊界的劇集,搭配上林宥嘉的這首主題曲,更顯得深刻。《別讓我走遠》像是一首對世界的低語,也是一種孤獨中的呼救。演唱這首歌,不只是音準與節奏,更是如何把「一點點希望混著絕望」這種微妙情緒唱進觀眾的心裡。
4. 八三夭– 想見你想見你想見你 (2020年《想見你》片頭曲)
一聽就中毒的副歌加上時空交錯的劇情,《想見你》的成功不只在劇本,更在這首充滿現代氣息又有情感厚度的主題曲。這首歌後來也成為兩岸三地時常被拿來演出的歌曲,我來說這首歌曲,有很多的可能性,可以高亢激昂,也可以細膩渴望,看你想怎麼詮釋「想見你」這三個字——用爆發力唱,或用克制的愛唱,都是完全不同的風景。
5. Karencici- 誰 (2020年《誰是被害者》片尾曲)
原是李友廷的創作曲,後由 Karencici 重新演繹,加入了更多女性的脆弱與堅強。這首歌是一種自我追尋的告白,唱出那種「我到底是誰?我還能成為誰?」的渴望與焦慮。真假音切換精細、情緒鋪陳不易,適合聲音帶空氣感又能穩定掌控的唱者挑戰。
分享李友廷跟Karencici兩種不同的版本
6. 江美琪- 繞 (2021年 《火神的眼淚》片尾曲 )
《火神的眼淚》講述消防員這個職業的職人劇,是一部很探討包括消防人力不足、超時工作、資源分配不均、民眾對消防員的誤解、以及消防員心理健康問題等。
《繞》像是一首關於「責任與放手」的對話。這首歌不講炫技,而是細細把生活中的無奈、愛裡的繞路、職場與家庭的兩難,都慢慢說給你聽。江美琪的版本極為克制,若你願意把這首歌當作一封信來唱,它會讓你在舞台上顯得特別真誠動人。
7. 魏如萱- 查有此人 (2021年《茶金》片頭曲)
《茶金》講述台灣戰後茶業興衰與人物命運交織的故事,而這首由魏如萱演唱的片頭曲〈查有此人〉,則像一首隱藏在情節背後的情書,寫給那段壓抑而細膩的感情。
創作者用「茶」的台語諧音「查」延續故事主題,借魏如萱細膩沙啞的聲音,唱出劇中兩人宿命交錯與時代悲傷底下的珍惜。這首歌看似平靜,實則暗潮洶湧,若能將那份「不敢說出口的情感」藏在語氣與呼吸之間,就是最動人的演出。
8. 李宣榕- 微光 (2023年 《最佳利益3》片尾曲)
《最佳利益》系列是一部寫實風格的律政劇,以一個個法律案件作為載體,探討人性、道德、利益與選擇。到了第三季,劇情已不只是外在爭執,更深入每個角色內心的光與暗。
〈微光〉像是這些殘酷真相後的最後一絲溫柔。李宣榕用不誇張卻堅定的語氣,唱出「即使看不清方向,也不願放棄希望」的信念。這首歌適合在安靜、情感厚度足夠的演出中使用,不需要大動作,但要有能讓人願意靜靜聽完的氣場。
9. 邱軍- 運轉人生 (2024年 《華麗計程車行》插曲)
這首歌唱的不是夢,而是每一個生活在現實裡的小人物。副歌的「轉啊轉啊轉」彷彿一台計程車奔馳在人生路口,沿途風景快速閃過,而駕駛坐在裡面,載著自己,也載著故事。
〈運轉人生〉不僅要唱出爆發力,更要唱出那份「撐著不倒、但其實也很累」的複雜情緒。它適合聲音厚實、有底氣又能處理情緒漸進的演唱者,是一首從平凡裡長出力道的作品。
10. 陳忻玥 ft. 李杰明 – Bounce(2024年《影后》插曲)
如果你在找一首可以在舞台上點燃氣氛的雙人歌曲,《Bounce》就是為表演而生的歌。節奏強烈、律動感滿滿,副歌一來幾乎無法不跟著搖擺。
這首歌非常適合雙人搭配演出,尤其適合想要挑戰「視覺衝擊+聲音張力」的組合。不只要會唱,還要敢動、能撐住氣場。如果你想讓觀眾記住你們的名字,這首歌會是非常亮眼的舞台利器。
🎞️ 結語:這些歌,是我們時代的注腳,也是舞台的風景
從 2015 年的《必娶女人》開始,到 2024 年的《影后》,這些台劇不只讓我們在故事裡流淚、沉思、感動,也留下了一首又一首陪伴我們人生片段的主題曲。
不同於過去以偶像劇為主的年代,這些年來的台灣電視劇多了更多層次:
有來自社會現場的呼聲,有對小人物的溫柔凝視,有深埋愛情裡說不出口的拉扯,也有在舞台上可以大聲唱出來的力量。
這 10 首歌,不一定每一首你都熟悉,但每一首都值得你試著去感受、去演唱。
它們能成為你歌唱比賽的利器、表演時的共鳴橋梁,或者,只是你自己在房間裡對世界輕聲訴說的某段心情。
如果你正在找一首「屬於當代」的演出歌曲,
那麼,這份歌單,就是寫給現在、也寫給未來的你。
延伸閱讀:💛 親情歌單:12 首唱給家人的溫柔歌曲推薦
延伸閱讀:🤝 友情歌單:10首唱出真摯友誼的感人歌曲推薦
延伸閱讀:🎞️ 那些年我們追過的台劇歌單:12 首 2000–2015 永不過時的經典歌曲推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