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你腦海中浮現了一句動人的歌詞,下一步,是不是會冒出這個問題:「那旋律要怎麼寫?」
尤其對沒有樂理背景的人來說,寫曲好像是遙不可及的技能。
但事實上,就算你不會看五線譜,也還是可以開始你的旋律創作。這篇文章會告訴你 「寫曲的三個核心方式」,幫你從生活出發,寫下屬於你的音樂!
1️⃣ 先想好旋律的「骨架」:確定歌曲架構
就像寫一篇文章要有起承轉合,一首歌也有它的基本結構。
你可以先從最簡單的流行歌形式開始,像是:
主歌 → 副歌 → 主歌 → 副歌
只要有主歌和副歌的旋律線,就能支撐起一首完整的歌。
當你慢慢上手,也可以挑戰更豐富的編排,例如:
主歌1 → 主歌2 → Pre-Chorus → 副歌 → 主歌3 → Pre-Chorus → 副歌 → 橋段 → 副歌
這樣的架構是流行歌曲最完整架構,也會讓歌曲更有層次感,但不代表你一開始就需要這麼複雜。
先從主副歌開始寫起,抓住想說的主題,讓旋律有方向,就已經是很棒的開端!
2️⃣ 錄下你隨口哼的旋律(即使還不成熟)
靈感不會預約,可能是在洗澡、散步、通勤的某個瞬間出現。
記得——千萬不要相信你「等一下會記得」!
打開手機錄音,把哼唱的旋律錄下來,就算不完整、甚至有些跑音,都沒有關係。
你是在累積素材,不是馬上要寫完一首完美的歌。這些聲音片段,可能未來會成為你一首好歌的靈魂!
3️⃣ 隨機找個好聽的伴奏,開始「對話式創作」
挑一段你完全沒聽過的純音樂伴奏(比如 YouTube 上的 Free Pop Instrumentals),播放它,閉上眼睛跟著音樂哼唱。
有個伴奏在耳邊,可以幫你建立節奏感,也會觸發一些新的旋律靈感。而且,既然你沒聽過,就不會被原曲旋律綁架,更能寫出真正屬於你的旋律線!
🎯 小提醒:樂理不是一開始就要精通,但值得逐步建立
很多人會問我:「老師,我是不是一定要會樂理才能寫曲?」
我的回答是:短期不一定,但長期絕對要學。
因為一旦你想要創作更多、更豐富的作品,旋律就不只是好不好聽而已,它還需要:
- 有邏輯地起承轉合(旋律走向)
- 清楚的調性、和弦對應
- 編曲協作或 MIDI 操作能力
這些都離不開基本樂理概念。就像你會說話了,也會想學會「寫一首好故事」一樣——樂理,是寫故事的語法工具。
💬 結語:寫曲,是一場從聲音出發的冒險
寫曲其實不是一件「高門檻」的事,它來自於你內心對音樂的感受與好奇。
只要你敢開口哼出第一句旋律,你就已經踏上了創作的第一步。
無論你現在在哪個階段——
- 還在哼哼唱唱、不知道如何整理旋律
- 已經寫了一些歌但卡在某些環節
- 想學點基礎樂理,走得更穩
🎶 我都歡迎你來聊聊,我有開設 1 對 1 線上創作課程,從聲音、詞、曲全方位幫助你找到屬於你的音樂風格。
👉 點我進一步瞭解課程:打造專屬你的音樂風格|1對1線上歌唱&詞曲創作課
延伸閱讀:如何開啟生活靈感?從日常觀察中挖掘創作的情感礦藏
延伸閱讀:🖋️ 寫詞的三大重點:用精準詞語說動人故事,寫出你的第一首歌詞!
延伸閱讀:🎛️ 編曲設備推薦:小資族也能入門的高CP值創作清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