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歌劇 的起源、特色以及代表作曲家

我們都知道 歌劇在義大利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因此義大利歌劇在各時期創造了非常多經典的音樂家以及代表作品。

也正因為義大利作曲家將歌劇發揚光大,所以深深影響了德國,漸漸有了德國歌劇,到底它是從何時開始呢?又有哪些德國音樂家創造了經典歌劇?

延伸閱讀:義大利歌劇 的起源、特色以及代表作曲家

第一部德國歌劇

在1627年,海因里希·舒茲 (Heinrich Schütz) 創作了德語歌劇《達芙妮》(Dafne),被認為是第一部德語歌劇,但這部作品的樂譜已經失傳,所以現今無法聽到這部作品的演出。

巴洛克樂派 德國作曲家 海因里希·舒茲  (Heinrich Schütz)
巴洛克樂派 德國作曲家 海因里希·舒茲 (Heinrich Schütz)

巴洛克時期 的德國歌劇 (1600-1750左右)

受義大利歌劇影響,德國的歌劇剛剛起步,已在本土開始萌芽。

代表音樂家代表歌劇特色
海因里希·舒茲 (Heinrich Schütz)達芙妮 Dafne (1627)公認首部德語歌劇
萊因哈德·凱塞爾 (Reinhard Keiser)克羅伊索斯 Croesus (1711)打破神話題材,首次引入日常與平民角色

古典時期 的德國歌劇 (1750-1820左右)

這個時期,歌劇形式成熟,Singspiel興起,莫札特讓德語歌劇登上國際舞台

PS: Singspiel 是一種德語術語,用來描述一種結合唱歌和口語對話的歌劇形式

代表音樂家代表歌劇特色
莫札特 (Mozart)後宮誘逃 Die Entführung aus dem Serail (1782)
劇院經理 Der Schauspieldirektor (1786)
魔笛
Die Zauberflöte (1791)
德語Singspiel形式呈現異國主題,結合歌唱與對話
貝多芬 (Beethoven)費德里歐 Fidelio (1805)貝多芬唯一一部歌劇,
歌頌自由與正義,英雄主義的象徵
古典樂派 奧地利作曲家 莫札特
古典樂派 奧地利作曲家 莫札特

浪漫時期 的德國歌劇 (1820-1900左右)

這個時期開始蓬勃發展,尤其是華格納的出現,為德國歌劇開創嶄新篇章

代表音樂家代表歌劇特色
韋伯 (Weber)魔彈射手
Der Freischütz (1821)
被視為第一部浪漫派德國歌劇,結合神秘、自然與民族元素
華格納 (Wagner)尼伯龍根的指環 Der Ring des Nibelungen (1848-1874)
崔斯坦和伊索德 Tristan und Isolde (1859)
創立樂劇(Music Drama)概念,將音樂、戲劇、舞台深度結合
浪漫樂派 德國作曲家 華格納
浪漫樂派 德國作曲家 華格納

現代時期 的德國歌劇 (1900-左右)

受華格納影響後,1900後 德國歌劇形式多元,探討角度豐富,例如:社會議題、心理、哲學等,實驗性強

代表音樂家代表歌劇特色
理查·史特勞斯 (Richard Strauss) 莎樂美 Salome (1905)
玫瑰騎士 Der Rosenkavalier (1911)
運用龐大樂隊描繪人物內心,劇情多帶神秘與激烈情感
荀白克 (Schoenberg)摩西與亞倫 Moses und Aron (1932 未完成)突破傳統調性,探索無調音樂與十二音技法,將歌劇推向現代表現主義
亨德密特 (Hindemith)畫家馬蒂斯 Mathis der Maler (1935)強調音樂教育與實用性,結合古典結構與現代語法,風格理性而嚴謹
後浪漫樂派 德國作曲家 理查·史特勞斯
後浪漫樂派 德國作曲家 理查·史特勞斯

結語

德國歌劇雖然 在早期深受 義大利歌劇影響,但漸漸透過莫札特、華格納等音樂家,讓德國歌劇發展成屬於自己的語言與形式。

從莫札特兼具幽默與人性描寫的德語歌劇出發,經歷華格納充滿哲學思維與史詩感的樂劇,再到理查·史特勞斯描繪情感糾結的人性風景,德國歌劇逐漸找到屬於自己的聲音,不再只是義大利風格的延伸,而是融合思想與藝術的深度表現。

推薦連結資訊

華格納在德國歌劇裡對後代音樂家有很深遠的影響。如果你本身也對華格納感興趣,推薦這兩本書,帶你一起走進音樂背後的內心世界。

華格納:世界終極的歌劇 

新歌劇藝術的領路人理察.華格納

延伸閱讀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