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言:你不是不會唱歌,你只是還沒認識自己的聲音
在教唱歌的過程中,我聽過太多人說:
「我聲音很難聽,不適合唱歌。」
「我唱歌常常跑音,所以放棄了。」
「我很喜歡唱歌,可是好沒自信喔。」
也許你也有過這樣的感覺。
但我要說一件很重要的事:唱歌沒有對錯,聲音也沒有好壞。
你不需要成為能飆高音的張靚穎,也不需要像李佳薇一樣爆發力十足。
就像蔡健雅,她的聲音安靜、內斂、偏中低音,卻用最穩定的音色、創作的深度,讓人聽見她的溫柔與力量。她從未強求高音,但四度奪下金曲獎歌后,證明了:「你聲音的模樣,就是你最迷人的樣子。」
那麼,若你也對自己的聲音不夠有信心,該從哪裡開始呢?
1️⃣ 先學會「聽見自己」的聲音
唱歌不一定要從唱開始,而是從聆聽自己的聲音出發。
閉上眼睛,說幾句話,然後問自己:我的聲音是什麼樣的?
- 是低沉溫暖的?
- 是清亮明快的?
- 還是沙沙啞啞的,卻有種粗礪的真實?
聲音辨識不是批判自己,而是學會欣賞你說話的方式、音色的獨特感,甚至是你講話時的速度、呼吸的方式,這些都是你個人的聲音身分證。
2️⃣ 唸出來,也是一種歌唱的開始
很多人會說:「我不敢唱歌,因為我不敢開口。」
沒關係,那我們就不唱。
你可以從「唸出來」開始:唸你喜歡的歌詞、唸一段故事,甚至只是唸你今天想說的話。
這些都是「語音到歌聲」的過渡練習。當你開始習慣聽見自己的聲音,你的嘴巴、喉嚨、呼吸,會逐漸放鬆。你也會慢慢找到那個「說出來不會怕」的聲音位置。
這是讓聲音有安全感的開始。
3️⃣ 找一首你喜歡的歌,慢慢唱
不管你是愛蔡依林還是周杰倫,不管你聲音像不像他們,都沒關係。
你可以選一首你很有感覺的歌來練習,不要急著模仿,只要「用你的聲音唱出你的版本」。
你會發現,原來一首歌可以有很多種樣子,而你,正在創造屬於你自己的版本。
4️⃣ 認識自己,是為了更自在地做自己
當你不再想「怎樣才是好聽」,而是開始問:「我怎樣唱比較舒服?」
你就已經走在愛上自己聲音的路上了。
你的聲音可以溫柔、也可以清脆、有些粗糙但真實、有些輕薄卻自由。
那都是你獨有的聲音,不需要拿來比較,更不需要否定。
💌 結語:這是一封寫給你聲音的情書
你可能曾對自己的聲音感到懷疑、甚至抗拒;
你可能覺得自己不夠好、不值得唱歌。
但我想告訴你:
你擁有的聲音,已經很美了。
這不是因為你唱得完美,而是因為你用真心唱出來。
如果有一天你能夠對著麥克風、對著喜歡的人、對著自己,輕輕唱一句你喜歡的歌——
那麼,你就成功地和聲音和解,成為最獨特的自己。
願你在這條唱歌的路上,找回與自己聲音相處的自在,
也相信:被聽見,是一件值得的事。
延伸閱讀:唱歌前怎麼準備?從聲音到身體的暖嗓習慣一次告訴你!
延伸閱讀:🎤 學唱歌第一步從哪裡開始?先搞懂這3件事,唱得好聽不是夢
延伸閱讀:🫁 歌唱技巧必學重點:腹式呼吸、換氣、共鳴、真假音、咬字全攻略!
延伸閱讀:❤️ 唱歌要如何傳遞情緒?從歌詞理解到情感投射的實用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