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野武與久石讓:用旋律填補無言的世界

我們或許都很熟悉宮崎駿與久石讓這對黃金搭檔,但你知道嗎?石讓也曾長期與另一位風格截然不同的導演——北野武合作,並為他的多部作品譜寫出極具靈魂的配樂。

北野武是一位極簡主義導演,在電影中,他常以沉默與凝視取代對白。而久石讓就像一位畫家,以音符為筆,為畫面填上情感的色彩,讓電影氛圍更深邃動人。

透過這個系列,我們將一起走進北野武與久石讓共同打造的電影世界,去感受那份在沉默中響起的旋律

北野武與 久石讓的創作歷程

北野武

1. 搞笑藝人出道 (1970年代)

1970年代,日本掀起漫才表演風靡社會大眾的「漫才熱潮」。北野武乘著此熱潮,一躍成為家喻戶曉的搞笑藝人。

北野武最初以漫才二人組「兩津小哥」The Two Beats 成名,以「Beat Takeshi」的藝名活躍,是吐槽擔當。於是在日本漫才與綜藝圈打開知名度,是70~80年代非常火紅的搞笑藝人。

2. 跨足演員 (1980年代)

爾後開始接演電視劇和電影,其中1983年主演《戰場上的快樂聖誕 Merry Christmas, Mr. Lawrence》 ,首次受到國際矚目。此後他也參與許多嚴肅或黑幫角色,逐漸打破「搞笑藝人」的既定形象。

3. 轉型導演(1989年起)

1989年首次執導《凶暴的男人》,風格黑暗、暴力、沈靜,震驚影壇。之後以導演身份拍出如《花火》、《那年夏天,寧靜的海》、《菊次郎的夏天》等多部國際得獎作品,被譽為日本最具風格的導演之一。

久石讓

久石讓 自幼學習音樂,立志成為作曲家。大學就讀音樂系作曲組,畢業後於 1974 年 (24 歲) 首次為改編自園山俊二漫畫的動畫《山林小獵人》擔任配樂,從此展開了他的配樂師生涯。

與宮崎駿的相遇

1984 年,他為宮崎駿的《風之谷》創作〈風之谷主題曲〉與〈遠古王國〉等配樂,開啟與吉卜力長達數十年的深度合作。

因《那年夏天,寧靜的海》,北野武與久石讓相遇了

兩人首次合作的作品是 1991 年的《那年夏天,寧靜的海》
這部描寫一對聽障情侶的電影,台詞極少,北野武選擇用音樂來表達角色情感。久石讓的鋼琴旋律如細語低喃,填補了語言的空白,也深化了觀眾的情感體驗。

這次合作開啟了兩人長期的創作關係,久石讓也成為北野武電影中不可或缺的靈魂配樂家。

此後,他們陸續攜手製作了多部的經典電影配樂,包括:

  • 1993年《奏鳴曲 Sonatine
  • 1996年《壞孩子的天空 Kids Return
  • 1997年《花火 HANA-BI
  • 1999年《菊次郎之夏 Kikujiro
  • 2000年《大佬 Brother
  • 2002年《淨琉璃 Dolls
久石讓與北野武
久石讓與北野武

經典配樂一覽|北野武 × 久石讓

本篇文章以北野武與久石讓之間的夥伴關係為主軸,從他們的相遇講到經典作品。
最後,我也挑選了幾段代表性配樂,透過旋律,邀你一同感受他們電影世界的深度與靜謐。

兩人最初的合作:那年夏天,寧靜的海

奏鳴曲 Sonatine ソナチネ

菊次郎之夏

兩人合作的最後一部:淨琉璃 Dolls

北野武vs 宮崎駿 的風格

雖然北野武與宮崎駿風格截然不同,但久石讓都能根據兩位導演的敘事語言,提供最適合的音樂語彙。以下是簡單比較表:

延伸閱讀:宮崎駿與久石讓:一場動畫與音樂的靈魂對話

北野武宮崎駿
作品類型劇情電影動畫電影
電影風格極簡、冷冽、暴力與孤寂童趣、夢幻、自然哲學
久石讓配樂風格簡約鋼琴旋律,內斂張力抒情、飄逸,情境氛圍濃厚

總結|沉默與旋律的完美交會

北野武與久石讓,一位是用極簡語言說故事的導演,一位是用旋律描繪情感的音樂家。
他們的合作沒有浮誇的對白,也不靠絢麗特效,而是用眼神、留白與一段段細膩的音樂,將孤獨、成長與人性描寫得深刻動人。

這些作品不只是電影,更像是一首首「靜靜流動的詩」,陪伴我們走過人生中最寂靜卻真實的片刻。

🎧 而哪一首配樂最打動你? 歡迎留言分享你與久石讓的音樂記憶。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